文化铸魂润民心——吴堡县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纪实

来源:榆林日报 时间:2023-09-15 08:53:25 编辑:张倩

感受端午节节日氛围


表演文艺节目


幸福院为老人过生日


婚俗改革


向小学生讲解柳青的故事


高家塄村挖掘挂面文化


文体活动丰富多彩


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。近年来,吴堡县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,大力开展文化惠民、文化乐民活动,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、增强精神力量,更好培育文明乡风、良好家风、淳朴民风,让美丽乡村看得见山、望得见水、留得住乡愁。

以文化人 提振乡村振兴“精气神”

村容村貌整洁有序、群众文化丰富多彩、孝老爱亲蔚然成风、身边好人不断涌现……一幅乡村振兴生机勃勃的新时代画卷正在“们吴堡”徐徐展开。

今年夏天,在郭家沟镇于家沟村,村委会为全村22名70岁以上的老人佩戴智能手环,通过智慧养老平台可以全方位监测老人心率、血压等各项身体指标,对每一个老人进行实时定位跟踪。紧急情况下,如遇到跌倒、碰撞,系统会自动通过一键报警呼叫村支书、村医,保障老人健康安全。

在寇家塬镇横沟村,结合“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节”志愿服务项目,该村持续开展乡村春晚、端午节包粽子、送戏下乡、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活动,让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。目前,该村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余次,送戏下乡20余场次,放映公益电影30余场次。

在宋家川街道后墕村,每年一场新民风表彰大会如期举办,通过评选表彰“巧媳妇”“好婆婆”“拴正人家”“勤劳致富标兵”等农村先进典型,营造“好人就在身边,人人争当好人”的浓厚氛围。

推动乡村文化振兴,关键在人。吴堡注重在全县挖掘先进典型,引领群众学习模范、争当模范,推动形成崇德向善、见贤思齐、德行天下的社会风尚。

86岁“板报爷爷”宋书轲,为社区出黑板报23年不间断,荣获助人为乐“陕西好人”;慕生树把“三牛”精神写在吴堡大地上,荣获敬业奉献“陕西好人”。目前,全县共推出“中国好人”3人、“陕西好人”8人、“榆林好人”55人、“吴堡好人”120人。

与此同时,该县还建立乡村文化体育人才库,将老干部、老教师、老艺人、新乡贤纳入人才库,把有一定文化体育技能的村民分门别类组建起来,让文体骨干掌握文体技能,发挥“传帮带”作用,带动更多群众加入文化体育队伍。目前,全县拥有文艺队118支、文体骨干600多人,他们活跃在乡村,经常性开展文化体育活动。

以文兴业 凝聚乡村振兴“正能量”

9月8日,在张家山镇高家塄村,手工空心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彦兵,将经过12道工序做好的挂面打包装盒。很多年前,张彦兵借助吴堡县扶持手工挂面产业的政策东风,回到家乡制作挂面,现在每年卖出挂面1.5万盒左右,年收入达到30余万元。“在自家小院制作手工空心挂面,钱挣了,老人、孩子也照顾了,我觉得十分满足。”张彦兵感慨道。

如今在吴堡县,像张彦兵一样返乡制作手工空心挂面的人还有很多,“空心”挂面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“实心”产业,更成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响亮名片。该县充分挖掘手工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,延长产业链条,调动各类社会资源,实施挂面技艺传承,开发挂面文化产业,建设挂面文化品牌,支持利用非遗工坊、传承体验中心等场所,不断提升村民的参与积极性,仅挂面产业一项,带动村民人均增收1200元。

“我们到黄河东渡景区游玩,体验了红色文化,感受了黄河水奔腾不息的气势。”专程来吴堡游玩的河北省石家庄市游客刘涛表示。在刚刚过去的暑期旅游旺季,吴堡县通过发掘和利用优质文化旅游资源,推动文旅融合发展,助推乡村振兴,旅游综合收入和客流量同比均大幅增长。

近年来,吴堡县将文旅融合发展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,着力打造“一文一武”“一河一泉”精品旅游景点,充分挖掘历史建筑、窑洞、院落、技艺等资源,破解农村“空心化”问题。同时,通过空宅流转,盘活闲置传统民居建筑资源,植入文化业态,留住美好乡愁。

以文赋能 培育乡村振兴“新风尚”

近日,陕北民歌手丁文军演唱的歌曲《永远跟定共产党》唱遍了吴堡街头巷尾,成为群众朋友圈里的热门话题。

《永远跟定共产党》由吴堡县委宣传部作词并拍摄,该作品如同一部穿越时空的留声机,以文艺视角回顾和讴歌中国共产党。目前,该歌曲在各大网络媒体平台浏览量已突破200万次。

为使理论宣讲深入人心,吴堡县频出妙招,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声音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探索形成上好一堂理论课、唱响一首主题歌、说唱一段特色快板、弹奏一场陕北说书、组织一场文艺宣讲、制作一批网络微课、组织一次知识竞赛、举办一场演讲比赛的“八个一”宣讲方式。

“我们还积极创新形式方法,结合吴堡实际,挖掘文明实践融入宣讲、吴堡榜样表率宣讲、农村大喇叭定时宣讲、‘庭院课堂’个性宣讲等宣讲课堂,让群众真正坐得下、听得进、弄得懂、记得牢。”吴堡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尚艳飞说。

“我们特别喜欢唱《吴堡移风易俗歌》,这首歌曲和陕北秧歌结合起来,很受村民喜爱。”张家山镇寺沟村村民王世平说。每日下午,在寺沟村文化广场上都会准时响起音乐,村里男女老少齐上阵,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,为村民的幸福生活增添了新色彩。

乡村振兴,乡风文明是保障。文明乡风,移风易俗是关键。近年来,吴堡县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,充分采纳群众意见,修改村规民约,精心组建“四会”,推选新乡贤、老党员、村里德高望重的人担任“四会”成员,面向群众开展文明新风宣传宣讲活动,把文明新规“种”进群众心田;推行爱心积分制,做好事、攒积分、兑奖品,让文明新风沁入人心;举办集体领证、集体婚礼活动,让婚事新办进万家;组建专业殡葬志愿服务队,提倡送鲜花、杜绝送纸花,让丧事简办惠百姓;倡导集体就餐选用自助餐,降低餐饮浪费,推进餐桌文明。

此外,吴堡县还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、党群服务中心、文化站、幸福院资源,打造集宣传教育、读书阅读、文化娱乐、体育健身于一体的阵地,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实现全覆盖。目前,全县共有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、10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、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。

“下一步,吴堡县将继续发挥好文化引领风尚、教育人民、服务社会、推动发展的功能作用,推动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,传承保护非遗文化,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,让文化振兴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深层动力和铸魂工程。”吴堡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邢波表示。

记者 闫景 通讯员 王霞霞(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)


热点推荐